网络图形
据报道,在区块链宠物饲养游戏平台“瓦尔登布洛克狗”上,玩家于田投入15万元通过“抢狗”、“养狗”、“卖狗”赚钱,但自8月2日以来,他买的狗再也没有被卖过。网上被抢钱的用户纷纷聚集在一起取暖,组成团体维权。这只“瓦尔登区块狗”也被不少网友称为“庞氏骗局”。
事实上,“Walden Block Dog”只是近年来逃亡的各类区块链基金之一。之所以引起媒体关注,是因为它运行的时间比较长,持续了将近一年,参与的人也比较多。该APP被暂停后,一度成为热搜话题,可见此事的影响力。
网上不少人质疑“瓦尔登布洛克狗”是“庞氏骗局”。案件是否属实,还需要警方进一步调查鉴定。但从“瓦尔登布洛克狗”的运作方式来看,这确实是有嫌疑的。但它所披上的高科技外衣却更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从运营模式来看,“瓦尔登区块狗”号称是一个集区块链宠物+社交、挖矿+交易于一体的平台。看似高端,其实只是打着区块链技术的幌子吸引用户。本质上,它与区块链技术关系不大。
具体来说,其运营思路是用户首先在其平台上用现金购买智能合约(采用“区块狗”)。一段时间后,这些智能合约到期就会被强制出售。只要能够不断吸引人们接单,保持供大于求,这些智能合约就会不断上涨,投资者就会从中获利。
问题是,这个世界上的“韭菜”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。直到一天结束,鼓声才会停止。这一天是骗局破产的日子,或者是组织者关闭网络的日子。
回到“瓦尔登区块狗”事件,平台应如何定性、用户损失如何挽回,仍需调查。
为了防止此类区块链平台的流失而造成消费者利益的损失,除了希望相关部门提高监管的力度和准确性外,消费者本身也应该提高警惕。
具体来说,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:
一是贪婪带来伤害。无论是之前的BitPig、Lucky Zodiac等平台,还是这一次的“瓦尔登区块狗”,参与其中的用户其实并不傻。他们都是抱着赚钱的心态进入游戏的,而有些人一开始确实尝到了好处,于是就抑制不住自己的贪婪,加大投资或者邀请亲朋好友加入游戏,最终损失惨重。
二是信息的“下沉”。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差距比知识阶层想象的要大得多。在所谓的下沉市场,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。那里的人们更容易被所谓“高科技”的名义引诱,进而上当受骗。
第三,警惕周围的人。一百条新闻中的警告可能经不起你周围人的口头劝说和亲身经历。这也是为什么在社交媒体时代,亲友、朋友圈之间的分享会引发私域流量如此巨大的爆发。 —— 不要迷信熟人纯粹是为了自己好。他们可能会把你拖入陷阱。
韭菜经常被割,因为它容易割。对于那些打着区块链之名的“高科技”骗局,监管确实不可或缺,同时也需要用更多的科学知识来抵消“新概念骗局”的迷信,避免自己变成“韭菜”。
(来源:新京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