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湖州8月17日电(胡凤生)8月,“凉爽”、“无夏”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山区,青山环抱,溪流潺潺。漂流、溯溪、水边集市、湖边露营、民宿泳池……成为不少游客纳凉避暑的好去处。
看着眼前被生态美景吸引的游客,安吉县张村镇和盖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邱军满怀期待:“漂流项目建成后,我们村将变得更受欢迎,可以带动民宿、餐馆、手工艺品。工艺品销售等一系列产业发展。”
2024年3月,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换算交易在此签约。某旅游开发公司以3328万元的价格获得石门坑小流域河盖区块的开发经营权。
零碳建筑“印象余村” 天荒坪镇供图
“过去,石门坑生态洁净的小流域河流年久失修,周围植被稀疏,一遇强降雨,溪流就会漫过河岸。”邱军介绍,从2012年开始,安吉县水利部门开展了竹林抚育、坡耕地项目。通过综合整治、生态岸保护等一系列行动,碧水、绿岸、美景已成为石门坑小流域的“常态”景象,各类生态产品价值同步升级。
让好山好水有好“价钱”,正是湖州这个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追求绿色发展的前进方向。
近年来,安吉探索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方法,让22个农村集体池塘水库“焕发活力”在各个角落,生态价值转换金额达2亿元。 8月14日,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启动仪式暨安吉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会上,毕门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开发与治理项目等3类6个项目现场签约张村镇赤秋茶庄园项目等项目实现了生态保护修复、乡村振兴、绿色共享繁荣的有机融合。
余村位于安吉县,素有“中国第一竹乡”之称。 20世纪80、90年代,余村依托大山建成了水泥厂和石灰窑,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。然而,村庄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,天空常常布满灰尘。
游客在绿水青山中体验水上运动。王翠提供照片
如今,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指引下,余村“追求绿色前行”,变身为美丽宜居的“未来村庄”,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。
不仅如此,余村提出的“零碳余村”发展模式正在解决农村绿色低碳发展的难题。
由两栋旧厂房改造而成的“余村印象”,在所有要素和流程中都实现了碳中和。 “所有屋顶都安装了光伏瓦,发电量超过自身用电量,多余的电量储存在储能装置中。也就是说,在不依赖外部抵消措施的情况下,它可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碳中和。” ”余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成表示,下一步,他们将重点对余村民宿和现有老旧公共建筑进行改造,并计划未来更大规模推广碳中和建筑。
事实上,“雨村印象”项目只是湖州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例子。
以数字化为引领,湖州系统拆解工业企业碳排放“测算评估治理”关键环节,建立“工业碳效率码”应用场景,推动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。整个地区。
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工业碳效率码”让企业一码了解碳效率状况、一键应用碳效率评价结果、一键办理相关业务,改变过去以行政命令主导的节能减排。模式,激活企业积极落实、社会联动进行绿色低碳转型,形成各方共赢的治理新模式。
同时,湖州鼓励商业银行创新推出“碳效贷”等绿色金融产品,为低碳高效企业扩大产能、为高碳低效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提供优惠利率。 ——节能减排技术改革。截至2023年底,累计发放贷款9377笔,金额468亿元。
作为工业领域碳控制和碳评估的关键工具,《工业碳效率码》目前已在浙江省11个市、90个区县实施,已有4万多家规范工业企业得到评估编码。
湖州市委书记陈浩表示,在推动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过程中,湖州日益认识到生态对于湖州具有特殊的内涵、特殊的价值、特殊的意义。今天的湖州,最大的价值在于生态,最大的责任在于生态,最大的潜力在于生态。近年来,湖州加快产业绿色转型,积极推进碳达峰试点。新兴产业集聚率达到72.4%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单位GDP能耗下降3.6%。
从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”理念的发源地到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,湖州创新的绿色低碳应用场景和生态价值转化机制,正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、可借鉴、可操作的解决方案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。操作经验。
“山从天目而出,水从太湖而出,走遍江南锦绣大地,一生只住湖州。”这是元代诗人戴表元对湖州绿色山水的赞誉,也正在成为今天湖州的现实。肖像。 (超过)